公共卫生学院慢病所,浙大公共卫生学院慢病所,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慢病所
合作交流 > 合作项目
APRU Workshop 2014-07-10 13:31:28
内容:  盟全球卫生研讨会(APRU Global Health Workshop)”于2013年10月29-11月1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 真酒店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承办,旨在讨论近年来国际卫生方面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一系列热点问题。     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系朱善宽教授和南加州大学国际卫生研究所Jonathan M. Samet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南加州大学、加利福 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以及台湾大学、复旦大学、协和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3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机构的专 家及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就“全球卫生现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会议由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教授致开幕辞,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先生致欢迎辞,APRU秘书长Chris Tereman教授、APRU全球卫 生项目负责人Jonathan Samet教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夏时畅主任、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教授等各级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当天的欢迎晚宴,他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强调指出了全球卫生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并预祝“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卫生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南加州大学教授,太平洋卫生政策和道德中心联席主任,国际生物伦理协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WHO)道德、经济、人权和卫生法律部前主任,克林顿总统国家生 物伦理顾问委员会委员,生命伦理学,医疗政策,医疗保健,法律医学关系专家, Alex Capron教授就国际医学伦理现状从多种角度,包括学生,研究者,医生等角度做了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专家、学者就全球疾病负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现状与预防、全球卫生教育、人口老龄化、移民和健康、医学伦理及贸易与健康等 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和研讨。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了加强了APRU成员间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内全球卫生项目的研究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浙江大学在环太平洋地区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内容:  生学院,国际人体组成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会议在杭州天元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共19个国家或地区的200余位肥胖、代谢、营养、运动与人体组成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教授以及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是国际人体组成学会议第一次在亚洲召开。此次大会的召开,对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国内大学科研水平、提高我国学者人体组成研究领域的知名度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次会议议题为:人体组成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多样性,重点研讨肥胖、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营养、不同种族、分子影像、体育锻炼及疾病与人体组成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女王(Queen’s)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Maastricht University、基尔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22位当今该领域最具权威的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与专家就最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本次会议的论文集发表在《国际肥胖学》杂志上(IF=4.343)。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与会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届大会主席、我校公共卫生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及肥胖与人体组成研究中心主任朱善宽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朱善宽教授同时作了“脂肪,脂肪分布与慢性病 -- 种族差异与公共卫生意义”主题发言。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前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内容:  题库开发研讨会于2013年10月9日-10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参会专家主要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省疾控中心、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朱善宽教授对本次“健康管理师”题库开发研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并明确了本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杨敏老师为各位专家介绍“健康管理师”题库开发的内容、题库开发的要求和细节,并且作了粗框架的任务分配。第二天由各专业的专家分别组成讨论小组,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每位专家最终分配到“题库开发”的具体章节及题库开发完成的时间截点及提出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由代表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并通过大会共同商讨及解决疑问,由杨敏老师记录。
内容:  bsp; 中国工程院重点院士咨询项目课题——“医学教育改革”研讨会于2014年6月29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承办,参会专家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劳动人社厅,杭州上城区,浙江中医药大学,兰溪市卫生局,兰溪红十字会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一)有目的地选择欧美国家中与中国医学教育“起点”一致者(如英国同为高中起点)和不一致者(如美国为本科起点,且其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健全),以文献梳理为主旨,结合各子课题研究需要,通过关键知情者访谈及有选择性地实地考察,系统梳理他们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架构、模式的沿革,重点关注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以需求为导向寻找可借鉴的经验。(二)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医疗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和改革思路、方法和措施,借鉴重点国家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条件。        参会专家针对会议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杭州上城区马彦区长从政策角度提出了传统观念对全科医生的偏见,医疗保险对实践的制约以及医疗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等三大问题,根据以上问题马区长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重视日常教育,根据全科与专科的适应性进行明确的分类等。浙江中医药大学李俊伟校长指出李俊伟校长指出医学教育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整个的医学知识基础和临床思维。浙江劳动人社厅葛陆媛科长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资格教育,同时,浙江省也应该出台一些关于比如在待遇问题、保险问题等相关的政策,并加以实施。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董恒进教授和马晓光副教授探讨了美国的医疗制度,指出董恒进教授也提出美国的医疗制度由于投入与产出不是成正比的,而且比率很低,并不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内容:  ; 浙 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慢性病研究所“肥胖与慢性病干预中心”(以下简称“干预中心”)成立于2013年,主要开展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病的饮食、运动、行为等 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同时,“干预中心”也承担针对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和慢病防控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慢病防控技能更新工作;对社区居民及慢病患者开展公益 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服务。      目 前,干预中心与与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肥胖与慢性病干预科研基地”;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议联合开展“社区肥胖与高血脂病 人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 ;与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共同建设“浙江大学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接受浙江省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委托,开展浙江省“健康管理 师”的题库开发和鉴定指南编写工作。
兰溪队列(Lanxi Cohort) 2014-07-10 13:31:28
内容: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慢性病研究所兰溪基地。该基地由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以兰江街道水董、应家等村为日常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服务,对居民慢性病防治进行干预和监测,促进全民参与慢性病综合防治。   目前已经建立了基线数据库,拥有超过5500个受试,调查范围包括血液、运动、饮食、病史等方面。
  • <<
  • <
  • 1
  • >
  • >>